考試大綱不僅能給你一個復習的方向,還能幫助你梳理整個知識脈絡,方便記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大綱:湖南師范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經濟學綜合(二)》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考試科目名稱:經濟學綜合(二)
一、考試內容及要點
(一)考試目標
(1)系統掌握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2)初步掌握產業經濟學和區域經濟學理論中主要模型的建模方法、局限條件和模型對現實的解釋。
(3)綜合運用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理論來分析和解決經濟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可以結合理論模型和統計學、計量經濟學方法進行量化分析。
(二)考試內容
1.產業經濟學導論
產業經濟學的定義、歐美學者與中日學者對其不同的理解、產業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產業經濟學的理論淵源和發展。
關于博弈論在產業組織理論中的應用、新產業組織理論的幾個主要研究領域、傳統產業組織理論與新產業組織理論的區別。
2.馬歇爾難題和壟斷競爭理論
(1)馬歇爾難題
馬歇爾對產業經濟學的貢獻、馬歇爾難題的含義、馬歇爾對成本遞減行業的研究、成本遞減行業的長期供給曲線向下傾斜的原因、如何理解外部規模經濟。
(2)壟斷競爭理論
陶西格—庇古爭論、張伯倫對新價值理論的探索和壟斷競爭市場的含義、壟斷競爭廠商所面臨的兩條需求曲線、壟斷競爭模型的切點解、壟斷競爭是不是一種資源浪費及其原因。
3.壟斷理論
(1)壟斷模型
求解壟斷模型、壟斷定價的一般性原則。
(2)壟斷的福利分析
哈伯格三形(如何計算)、X-非效率、尋租的福利損失、福利計算(社會總福利、消費者剩余和社會凈福利的計算)、壟斷的動態收益。
4.寡占理論
(1)古諾模型
古諾模型的假設與求解、最優反應函數(含義、斜率)、策略性替代與策略性互補的含義、古諾模型的福利分析(社會總福利、消費者剩余和社會凈福利的計算)、古諾模型與囚徒困境的比較、多廠商古諾模型的推導、長期競爭均衡與長期古諾均衡的比較、過度競爭和過度進入的含義及解釋。
(2)斯坦克爾伯格模型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納什均衡的含義和求解原則、完全信息動態博弈、納什均衡的多重解問題、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完全完美信息動態博弈的主要特點和標準表述、完全完美信息動態博弈的求解方法、逆向歸納解。
斯坦克爾伯格模型的假設與求解、如何理解斯坦克爾伯格模型中的共同知識、可置信的承諾、多廠商的斯坦克爾伯格模型。
(3)伯特蘭模型
生產同質產品的伯特蘭競爭模型、古諾—伯特蘭悖論的含義及其解釋、解開伯特蘭悖論的思路、考慮產品差別的伯特蘭模型和考慮產品差別的古諾模型(兩者的比較)。
(4)霍特林模型
霍特林的線性城市模型、霍特林模型的假設與設定、霍特林模型中的正常最優反應函數、最小差別化原理、霍特林模型的擴展、最大差別化原理、霍特林模型的缺陷及評價。
5.進入壁壘和進入阻止
(1)進入壁壘
進入壁壘的含義(貝恩、斯蒂格勒、魏茨澤克的定義之不同)、進入壁壘的主要影響因素(比較貝恩和斯蒂格勒的觀點和解釋)、進入壁壘的經驗研究結果、進入壁壘對市場結構和產業競爭力的影響。
(2)進入阻止
進入阻止策略性行為的涵義、進入阻止策略性行為的種類、投資于過剩生產能力(斯彭斯模型)、斯彭斯模型中的不可置信威脅、阻止與容納、限制性定價的涵義及模型理解(簡單的BSM模型)。
6.一般價格策略
(1)基本定價策略
成本加成定價法、加成定價與邊際成本定價之比較、價格剛性、拐折的需求曲線。
(2)價格歧視
價格歧視理論的最早發現者(杜普伊特)、庇古和羅賓遜夫人對該理論的純理論發展、實施價格歧視的必要條件、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數量折扣和二段收費制、三級價格歧視、羅賓遜夫人的價格歧視模型。
(3)價格領導制和掠奪性定價
主導企業價格領導的涵義及模型分析、掠奪性定價的涵義及圖形分析、實施掠奪性定價的條件。
7.研究與開發
(1)R&D活動與知識溢出
R&D活動的內涵和分類、R&D的風險、溢出效應、技術擴散、知識的性質和創新的種類、專利保護制度。
(2)熊彼特假說
熊彼特假說、成本大幅度下降的發明(比較阿羅的研究與德姆塞茨的研究)、成本小幅度下降的發明(比較阿羅的研究與德姆塞茨的研究)、市場結構與R&D能力、青年熊彼特與老年熊彼特對于創新的理解。
8.廣告
(1)廣告的類別、功能與決策
產品屬性和廣告類型、廣告的基本功能、信號傳遞模型、信息甄別模型、產品差異化、廣告的促銷效應。
(2)廣告的若干重要特性
廣告投入的產業差別、廣告的規模經濟性、廣告成本的性質、廣告對企業盈利的影響。
9.規模經濟與產業集中度
(1)規模經濟、范圍經濟與網絡效應
靜態規模經濟、三種規模經濟、動態規模經濟、范圍經濟、網絡效應、有效競爭的概念和標準。
(2)產業集中度與市場結構
產業集中度的涵義、產業集中度的測量(集中比率、基尼系數、赫希曼—赫芬達爾指數、熵指數)、市場容量與集中度、產業成長與集中度。
10.可競爭市場
完全可競爭市場的涵義及特點、沉沒成本的涵義、可競爭理論的主要觀點和政策主張。
11.市場績效及其測量
(1)貝恩對市場績效的理解
產業技術效率、產業分配效率、產品績效、產業的技術進步、促銷費用。
(2)有效競爭
有效競爭的概念、有效競爭標準(市場結構標準、市場行為標準和市場績效標準)。
(3)市場績效的測量
貝恩指數、勒納指數、利潤率指標、綜合評價。
12.SCP框架與集中度—利潤率假說
(1)SCP框架
SCP框架的理論基礎和基本研究方法、SCP框架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假說、集中度—利潤率假說、哈佛學派與芝加哥學派對于集中度—利潤率假說的爭論。
(2)芝加哥學派的觀點(結構主義的反對者)
芝加哥學派產業組織學的思想淵源、芝加哥學派在產業組織學方面的基本觀點、芝加哥學派對產業組織學的貢獻、芝加哥學派的政策主張。
13.產業布局理論
(1)影響產業布局的主要因素
如何理解產業布局、在經濟中引起空間概念的意義、影響產業布局的各種因素、研究產業布局的方法、產業布局均衡的確定。
(2)產業布局理論的早期研究線索
國際貿易理論(比較優勢、資源稟賦和具體要素稟賦理論)、區位理論(農業區位理論、工業區位理論、中心地區理論、經濟區位理論、產業聯合體理論)、產業組織理論(霍特林模型、圓環城市模型)、制度經濟學(將交易成本引入區位分析、對社會資本的研究)、發展經濟學(大推進理論、增長極理論、因果累積循環理論、中心-外圍理論)。
(3)新經濟地理與城市經濟學
新貿易理論和新國際貿易模型、中心—外圍模型、地方性公共物品供給模型的基本觀點。
14.區域經濟學概論
區域經濟學的基本概念與研究對象、區域經濟學研究的若干主要問題、區域經濟理論的主要內容。
區域的含義、區域的劃分標準、區域經濟中的行為主體及其各行為主體之間的關系。
15.企業區位選擇理論
(1)區位分析的基本原理
新古典學派、行為科學學派、結構學派。
(2)區位選擇因素
潛在的重要區位因素、區位因素的差別、區位因素的歷史發展過程。
(3)新古典區位理論
運輸費用的作用、運輸費用緊小的區位、區域壟斷的形成及其穩定性。
16.區位模式和區位結構理論
分散和集中的區位模式、中心地理論(市場區邊界、最佳市場區的形成、中心地體系、中心地結構的變化、廖什的解釋、局限性)、勃溫特對區位結構理論的整合。
聚集效應的經濟學分析:內部效應與外部效應、局部化效應與城市化效應、外部效應與帕累托效率、最佳城市規模。
17.區域產業結構理論
產業的定義與分類、產業集中度的測度方法和指標、區域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配第—克拉克定理、庫茲涅茨關于產業結構變動的觀點、霍夫曼的工業化階段理論、赤松要的“雁行原理”、區域產業結構演變的誘因和機制。
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的理論、筱原三代平提出的主導產業選擇基準、主導產業的選擇方法、區位商的計算。
區域經濟基礎理論、凱恩斯的經濟基礎模型、輸出基礎模型、基礎部門和非基礎部門、乘數效應、基礎部門對產業結構的影響及乘數估算方法。
區域產業結構的投入產出分析、區域投入產出模型。
18.區域經濟增長與發展
區域間的貨物和要素流動、區域間的經濟聯系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區域經濟增長的分析框架、輸出基礎理論及其主要缺陷。新古典區域經濟增長理論的基本模型、通過要素流動實現均衡增長、通過區際貿易實現均衡增長。
(1)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極化理論
主要內容和基本觀點、部門發展的極化、區域發展的極化、正反饋效應、推動性單位、因果累積循環過程、擴散效應和回流效應。
(2)極化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增長極和增長中心、中心—外圍模型、倒U模型(從極化走向均衡)。
(3)新增長與區域創新理論
新增長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基本模型、創新的定義和創新過程、技術范式和技術路徑、工業和技術的生命周期、區域創新環境、新產業區理論、柔性生產和專業化。
19.區域分工和要素流動理論
區域分工的性質和特征、區域專業化生產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區域分工的經濟性和外部性、區域分工的影響因素。
(1)區域分工理論的發展和演變
絕對成本優勢、比較成本優勢、要素稟賦理論、里昂惕夫之謎、斯托爾帕—薩繆爾森推論、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比較優勢陷阱。
(2)新貿易理論
產業內貿易、新貿易理論的基本觀點、規模經濟、技術外溢、新貿易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之比較。
(3)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鉆石模型(要素條件,需求條件,相關支撐產業,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企業集群。
(4)區域要素流動理論
勞動力要素的流動、遷移模型、資本要素的流動及影響因素、技術要素的流動、技術進步的類型、技術擴散。
20.產業梯度推移與區域經濟格局演變理論
(1)產業轉移和技術傳播的基礎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產品特點、區域生命周期理論。
(2)梯度理論
梯度理論的主要觀點、影響區域梯度轉移快慢和傳播強度的三種力量(極化效應、擴散效應和回流效應)、對梯度理論的爭論、反梯度理論。
(3)區域技術傳播理論
新古典區域技術傳播理論、累積因果理論、技術差距理論、等級傳播理論、新經濟地理的傳播理論。
(4)區域空間組織理論
累積增長和時空收縮、空間一體化理論、點軸開發和網絡開發理論。
原文鏈接:https://yjsy.hunnu.edu.cn/info/1027/13242.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湖南師范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經濟學綜合(二)》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