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初試結束就會迎來復試,復試各個院校也會出大綱的,今天,為了方便考研的小伙伴們,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1考研復試大綱: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技術經濟學
參考書目:
《工業技術經濟學》付家驥 清華大學出版社
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中國計劃出版社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測試考生掌握技術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經濟效果評價的能力。考生應掌握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建立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的思維方式。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內容比例:
現金流量構成與資金等值計算 約20分
經濟效果評價指標與方法 約30分
多方案間的關系類型 約20分
不確定分析 約10分
項目可行性研究 約10分
設備更新的技術經濟分析 約10分
題型比例:
1.概念、單項選擇題 約10分
2.簡答題 約20分
3.綜合計算分析題 約7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技術經濟學的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和發展史,學習該學科的基本概念
考試內容 學科性質、研究對象、發展史、基本概念。
考試要求
1.掌握術經濟學的學科性質
2.掌握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3.了解技術經濟學的發展史
4.掌握該學科的基本概念
(二)現金流量構成和資金等值計算
考試內容 現金流量構成和資金等值計算。
考試要求
1. 掌握經濟效果的概念、表達形式和提高其的途徑
2. 掌握現金流量及其構成,會用圖和表描述項目系統
3. 掌握資金的時間價值
4. 掌握資金等值計算公式
(三)經濟效果評價指標與方法
考試內容 經濟效果評價指標計算與使用
考試要求
1. 掌握時間型經濟評價指標
2. 掌握價值型經濟評價指標
3. 掌握效率型經濟評價指標
(四)備選項目多方案間的關系類型
考試內容 計算各種方案,如互斥方案的選擇、獨立方案的選擇、混合方案的選擇
考試要求
1. 掌握互斥方案的選擇
2. 掌握獨立方案的選擇
3. 掌握混合方案的選擇
(五)不確定分析
考試內容 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考試要求
1. 掌握盈虧平衡分析的計算和使用
2. 掌握敏感性分析的計算和使用
3. 掌握概率分析的計算和使用
(六)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考試內容 可行性研究的涵義及主要內容、投資項目的財務分析(財務評價)項目財務評價的概念、目的、內容、程序以及財務評價的內容、基本財務報表與評價指標的對應關系
考試要求 掌握可行性研究主要內容
(七)設備更新的技術經濟分析
考試內容 設備更新的技術經濟分析的方法
考試要求
1. 掌握設備的磨損類型及其補償形式
2. 掌握設備大修理及其技術經濟分析
3. 設備更新及其技術經濟分析
應用經濟學
參考書目:
《應用經濟學》蘇東水 東方出版中心 2005
《經濟學原理》曼昆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
《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 范里安 格致出版社 2015
《宏觀經濟學》多恩布什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1
《運籌學基礎及應用》胡運權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五版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主要考察考生對應用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況,應用經濟理論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備較好的綜合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內容比例:
應用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約40分
現代金融理論與政策 約60分
題型比例:
1.選擇題或判斷題(約30分);
2.問答題與分析論述題(約60分);
3.計算分析題(約1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應用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考試內容應用經濟學的概念、研究對象、理論體系、研究方法、應用經濟學的主體構成、價格理論、彈性理論、效用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產品市場的最優產量決策、要素市場定價、、、產權的形式(劃分的標準及特點)、市場有效性的條件、政府的作用、國民收入的核算與收入決定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理論。
考試要求
以上內容熟練掌握
(二)現代金融理論與政策
考試內容
金融欺詐、、公開市場業務、利率市場化、金融市場形成的標志、投機與投資的區別、投機與賭博的區別、金融市場的廣度與深度、金融監管、金融監管的目的、金融監管的方式、金融監管的對象與內容、黑錢、黑錢的需求與來源、洗錢、金融生態環境、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流動性偏好、金融的脆弱性、由50人成立的美國調查委員會形成的美國金融危機調查報告的結論。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
參考書目:
1.《中級財務會計》 劉永澤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6
2.《成本會計》 丁元霖 立信會計出版社 2012
3.《管理會計》 陳昌龍 立信會計出版社 2016
4.《財務管理學》 荊新 王化成 劉俊彥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 第六版;《財務管理學學習指導書》荊新 王化成 劉俊彥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 第六版。
5.《審計》 劉明輝 史德剛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7 第六版;《審計習題與案例》 傅勝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7 第六版。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測試考生掌握企業財務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基本方法;掌握成本計算程序、方法和賬務處理以及成本分析與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財務分析、投融資、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和營運資金管理的方法以及股利分配的理論與政策;掌握本量利分析和企業預算編制的基本方法,企業責任會計的基本概念和責任考核的基本方法;掌握審計的基本概念、審計原理、程序和方法。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內容比例:
財務會計 約30%
財務管理 約30%
成本與管理會計 約20%
審計 約20%
題型比例:
1.單項選擇題 約20分
2.多項選擇題 約20分
3.賬務處理題 約20分
4.計算分析題 約40分
第一部分 財務會計
(一)總論
考試內容:
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財務報告的組成。
考試要求:
1.了解財務報告的目標;
2.了解財務報告的組成;
3.掌握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4.掌握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和會計要素。
(二)金融資產
考試內容:
金融資產的含義與內容;金融資產的分類;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的會計處理;金融資產減值及其處置的會計處理。
考試要求:
1.了解金融資產的含義與內容;
2.了解金融資產的分類;
3.了解金融資產減值及其處置的會計處理;
4.掌握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的會計處理。
(三)存貨
考試內容:
存貨的概念及其特征;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存貨按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計價的會計處理;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方法及存貨減值的會計處理。
考試要求:
1.了解存貨的概念及其特征;
2.了解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方法及存貨減值的會計處理;
3.掌握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4.掌握存貨按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計價的會計處理。
(四)固定資產
考試內容:
固定資產的概念與分類;不同方式下取得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折舊方法及會計處理;固定資產處置及固定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考試要求:
1.了解固定資產的概念與分類;
2.掌握不同方式下取得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3.掌握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折舊方法及會計處理;
4.掌握固定資產處置及固定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五)無形資產
考試內容:
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自行研究開發支出的確認與計量;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無形資產的處置和報廢。
考試要求:
1.了解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2.掌握自行研究開發支出的確認與計量;
3.掌握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4.掌握無形資產的處置和報廢。
(六)負債
考試內容:
負債的含義、特征和分類;流動負債的帳務處理;長期負債的內容。
考試要求:
1.了解負債的含義、特征和分類;
2.掌握流動負債的帳務處理;
3.了解長期負債的內容。
(七)所有者權益
考試內容:
所有者權益的含義及構成;投入資本的主要法律規定;資本公積、留存收益的構成內容及會計處理。
考試要求:
1.了解所有者權益的含義及構成;
2.了解投入資本的主要法律規定;
3.掌握資本公積、留存收益的構成內容及會計處理。
(八)收入、費用和利潤
考試內容:
收入的概念和分類;各種特定銷售方式下收入的確認與計量;銷售商品收入的銷售折扣、折讓及退回的會計處理;費用的概念和分類;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的計算;利潤分配的會計處理。
考試要求:
1.了解收入的概念和分類;
2.掌握各種特定銷售方式下收入的確認與計量;掌握銷售商品收入的銷售折扣、折讓及退回的會計處理;
3.了解費用的概念和分類;
4.掌握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的計算;
5.掌握利潤分配的會計處理。
(九)財務報告
考試內容:
財務報表的種類、編制的基本要求、各種財務報表的作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含義、列報及其編制。
考試要求:
1.了解財務報表的種類、編制的基本要求,各種財務報表的作用;
2.掌握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含義、列報及其編制。
第二部分 財務管理
(一)總論
考試內容: 財務管理、企業財務活動、企業財務關系的概念;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環境。
考試要求:
1.理解財務管理的概念;
2.掌握財務管理目標的主要觀點;
3.了解財務管理的環境。
(二)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
考試內容: 貨幣時間價值的概念;復利終值與現值、年金終值與現值的計算;風險與報酬的計算及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考試要求:
1.掌握貨幣時間價值的概念、復利終值與現值、年金終值與現值的計算方法;
2.掌握風險與報酬的概念、計算及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三)財務分析
考試內容: 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和方法;財務比率的計算;上市公司財務分析。
考試要求:
1.理解不同的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財務分析的不同目的;
2.掌握財務分析的內容和方法;
3.掌握各種財務比率的計算方法;
4.了解財務分析的比較分析法;
5.了解杜邦分析法。
(四)長期籌資管理
考試內容: 長期籌資的概念、動機、原則、渠道和類型;普通股的概念、特點、普通股發行的條件、股票上市的條件;長期借款的種類、銀行借款的信用條件,長期借款籌資的優缺點;債券發行價格的決定因素、債券發行價格的計算、債券籌資的優缺點;融資租賃的概念、種類,融資租賃租金的決定因素、融資租賃租金的測算,融資租賃籌資的優缺點。
考試要求:
1.理解長期籌資的概念、動機、原則、渠道和類型;
2.掌握普通股的特點、普通股發行的條件、股票上市的條件、股票上市的決策,理解普通股籌資的優缺點;
3.掌握長期借款的種類、銀行借款的信用條件,理解長期借款籌資的優缺點;
4.掌握債券的種類、債券發行價格、債券的信用等級,理解債券籌資的優缺點;
5.掌握融資租賃的種類、融資租賃租金的測算方法,理解融資租賃籌資的優缺點。
(五)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
考試內容: 資本結構的概念;資本成本的計算;財務杠桿、經營杠桿和總杠桿系數的計算。
考試要求:
1.理解資本結構的概念、資本結構的意義;
2.了解資本結構的主要理論觀點;
3.掌握個別資本成本率和綜合資本成本率的測算方法;
4.掌握財務杠桿、經營杠桿和總杠桿系數的測算方法。
(六)投資管理
考試內容: 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構成與計算;各種投資決策指標的計算;項目投資決策方法。
考試要求:
1.了解投資活動對于企業的意義;
2.了解企業投資的分類、投資管理的原則;
3.掌握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構成與計算方法;
4.掌握各種投資決策指標的計算方法和決策規則;
5.掌握項目投資決策方法。
(七)營運資金管理
考試內容: 營運資金的概念;應收賬款管理目標、信用政策;最佳現金持有量的計算;存貨經濟訂貨量計算;短期借款的種類,短期借款資本成本計算;商業信用資本成本計算。
考試要求:
1.熟悉營運資金的概念,現金持有的動機,掌握現金預算和最佳現金持有量的基本決策方法;
2.了解應收賬款的功能,掌握應收賬款成本及管理目標,掌握信用政策和管理方法;
3.了解存貨的成本,掌握經濟訂貨量的確定方法;
4.熟悉商業信用的概念、資本成本的計算;了解商業信用的控制方法;
5.熟悉應付費用的概念與籌資額的計算;
6.掌握短期借款資本成本計算。
(八)股利分配
考試內容: 股利種類及股利的發放程序;股利政策的內容、股利政策的評價指標;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股利政策的類型。
考試要求:
1.掌握股利種類及股利的發放程序;
2.理解股利政策的內容、股利政策的評價指標;
3.掌握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以及股利政策的類型。
第三部分 成本與管理會計
(一)總論
考試內容: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系;成本的概念;費用的分類。
考試要求:
1.了解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系;
2.了解成本的概念;
3.掌握費用的分類。
(二)產品成本核算方法
考試內容:
材料費用、動力費用、工資費用的分配和賬務處理;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制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生產損失的核算;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考試要求:
1.掌握材料費用、動力費用、工資費用的分配和賬務處理;
2.掌握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3.掌握制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4.掌握生產損失的核算;
5.了解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
6.掌握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
7.掌握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三)成本分析與成本管理
考試內容:
成本分類;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利潤編制。
考試要求:
1.掌握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特點;
2.理解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下利潤編制的區別。
(四)經營決策分析
考試內容:
本量利關系式;經營決策中的成本概念;生產決策案列分析。
考試要求:
1.掌握本量利分析的計算;
2.理解機會成本、重置成本的有關概念;
3.運用是否深加工決策、零件自制與外購決策、產品品種決策、特殊價格訂貨決策。
(五)全面預算管理
考試內容:
全面預算的分類;預算的編制方法;營業預算的編制。
考試要求:
1.掌握全面預算的類型和內容;
2.理解預算的編制方法;
3.掌握營業預算的編制。
(六)責任會計
考試內容:
責任中心的類型與責任會計的職能。
考試要求:
1.掌握責任中心的類型與考核指標;
2.理解責任會計的概念與職能。
第四部分 審 計
(一)審計與鑒證概論
考試內容:
審計的定義和分類;鑒證業務、鑒證對象與鑒證對象信息的含義;審計產生和存在的動因;鑒證業務的分類,鑒證業務與相關服務的區別;注冊會計師審計與鑒證業務產生和發展的階段;審計假設的各種理論及其不足,我國審計假設體系。
考試要求:
1.理解審計的含義,掌握審計分類;
2.理解鑒證業務、鑒證對象與鑒證對象信息的含義;
3.理解審計產生和存在的動因;
4.掌握鑒證業務的分類,掌握鑒證業務與相關服務的區別;
5.掌握注冊會計師審計與鑒證業務產生和發展的階段;
6.了解審計假設的各種理論及其不足,了解我國的審計假設體系。
(二)審計目標與審計過程
考試內容:
審計目標的含義與影響因素;現階段我國注冊會計師的總體目標;注冊會計師目標的邏輯過程;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責任及二者關系;注冊會計師總體目標、具體審計目標與管理層認定的關系;被審單位管理層認定的相關內容;審計師根據管理層認定推論得出的一般審計目標;項目審計目標;審計目標的實現過程。
考試要求:
1.了解審計目標的含義和影響因素;
2.掌握現階段我國注冊會計師的總體目標;
3.理解注冊會計師目標的邏輯過程;
4.掌握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責任及二者關系;
5.掌握注冊會計師總體目標、具體審計目標與管理層認定的關系;
6.掌握被審單位管理層認定的相關內容;
7.掌握審計師根據管理層認定推論得出的一般審計目標;
8.掌握項目審計目標;
9.掌握審計目標的實現過程。
(三)計劃審計工作
考試內容:
客戶關系與具體業務的接受與保持、評價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的情況;審計業務約定書的作用、格式和內容;審計業務的變更;總體審計策略的制定與內容;具體審計計劃的制定與更改;重要性的含義,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應考慮的因素及重要性的定量考慮與定性考慮;財務報表層次和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審計風險、重要性與審計證據之間的關系;審計風險的含義和審計風險模型。
考試要求:
1.了解客戶關系與具體業務的接受與保持、評價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的情況;
2.掌握審計業務約定書的作用、格式和內容;了解審計業務的變更;
3.掌握總體審計策略的制定與內容,掌握具體審計計劃的制定與更改;
4.理解重要性的含義;
5.掌握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應考慮的因素及重要性的定量考慮與定性考慮;
6.掌握財務報表層次和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
7.理解審計風險、重要性與審計證據之間的關系;
8.掌握審計風險的含義和審計風險模型。
(四)審計抽樣
考試內容:
審計抽樣的概念和特征;審計抽樣的種類及各種審計抽樣的特征及應用;選擇測試項目的方法及對其他選取測試項目方法的考慮;抽樣風險與非抽樣風險的概念和種類;注冊會計師自設計樣本時應考慮的因素,變量抽樣的概念;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時對審計抽樣的考慮;選取樣本的方法;樣本結果評價的程序和內容;屬性抽樣中使用的基本概念;固定樣本規模抽樣、停—走抽樣和發現抽樣方法,變量抽樣的方法。
考試要求:
1.了解審計抽樣的概念和特征;
2.了解審計抽樣的種類及各種審計抽樣的特征及應用;
3.掌握選擇測試項目的方法,了解對其他選取測試項目方法的考慮;
4.了解抽樣風險與非抽樣風險的概念和種類;
5.了解注冊會計師自設計樣本時應考慮的因素,了解變量抽樣的概念;
6.掌握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時對審計抽樣的考慮;
7.掌握選取樣本的方法,掌握樣本結果評價的程序和內容;
8.掌握屬性抽樣中使用的基本概念,掌握固定樣本規模抽樣、停—走抽樣和發現抽樣方法、變量抽樣的方法。
(五)交易循環的審計
考試內容: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貨幣資金的審計
考試要求:
1.了解各業務循環的主要業務活動和各業務活動的相關內部控制;
2.了解銷售與收款循環可能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
3.了解銷售與收款循環以風險為起點的控制測試;
4.掌握主營業務收入、應收賬款的審計目標、及其可選擇的實質性程序;
5.掌握應付賬款的審計目標及其實質性程序的基本程序;
6.了解與貨幣資金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
7.掌握貨幣資金的審計目標和實質性程序的基本程序。
(六)審計報告
考試內容:
審計報告的種類;已審計財務報表以外的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錯報或者已審計財務報表中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時的處理;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不同意見審計報告的編制;審計報告的基本類型;簽發不同意見審計報告的條件要求。
考試要求:
1.了解審計報告的種類;
2.了解已審計財務報表以外的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錯報或者已審計財務報表中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時的處理;
3.掌握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
4.掌握不同意見審計報告的編制;
5.掌握審計報告的基本類型;
6.掌握簽發不同意見審計報告的條件要求。
管理學
參考書目:
《管理學》周三多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第五版
《管理學教程》戴淑芬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第四版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通過管理學科目的考試,考察考生是否了解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的歷史演變;是否理解管理環境研究的意義、內容與方法;是否掌握決策理論的發展、決策的程序和方法;是否掌握計劃的制定與組織實施的技術與方法;是否理解組織設計和人員配備工作的任務、原則與組織的層級化、部門化設計的原理和方法,是否理解領導與激勵的實質與原理,掌握激勵和有效溝通的方法;是否了解控制工作的意義和過程、有效控制的標準。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題型比例:
1.簡 答 題 約40分
2.案 例 題 約40分
3.計 算 題 約2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這部分的結構可根據學科特點自行決定,能反映出需要一般了解和理解、主要掌握的內容和知識點即可)
考試內容:
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管理環境研究;決策與計劃;組織設計與人員配備;組織變革和組織文化;領導方式、激勵和溝通;控制與控制工作。
考試要求:
1 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 了解管理的定義、屬性和職能,掌握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2 管理環境研究 了解管理環境研究的意義,掌握管理環境研究的內容和基本方法。
3決策 了解決策的原則、依據和類型,掌握決策理論的發展、決策的過程和基本方法。
4 計劃 了解計劃工作的性質和類型,掌握計劃的組織實施中常涉及的基本方法——目標管理、滾動計劃法、網絡計劃技術。
5 組織設計與人員配備 了解組織設計的任務、原則和影響因素,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內容, 掌握組織部門化和層級化的相關理論,組織結構的各種類型及其特點。
6組織變革和組織文化 了解組織變革的動因,組織文化的特征和內容,掌握組織變革的過程,組織文化的功能及塑造途徑。
7 領導方式 理解領導的本質與作用,掌握領導者權力的來源,人性假設與領導方式理論。
8 激勵和溝通 了解激勵的原理和一般形式,掌握激勵的各種理論,了解溝通的類型和渠道,掌握有效溝通的方法。
9控制 了解控制的作用和方法,掌握控制的類型、過程及有效控制的特征。
財務管理
適用專業名稱:會計學
參考書目:
《財務管理》中級會計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財務管理考試的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對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運用財務管理原理與基本分析方法進行管理決策的能力。考生應達到如下要求:
1. 熟悉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以及基本分析方法;
3. 能夠從定性與定量方面運用財務管理原理與方法分析實際投、融資決策問題。測試考生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對投資、融資、利潤分配的分析能力。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題型比例:
1.單項選擇題 約20分
2.判斷題 約10分
3.計算綜合分析題 約7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1. 財務管理概述
一般了解財務管理的程序。掌握財務管理的概念及其內容;公司財務管理目標;公司財務的金融環境和稅收環境。
2. 財務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般了解風險的概念、風險的分類及風險收益分析。掌握資金的時間價值及其計算。
3. 證券估價
掌握長期債券的價格與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優先股的價格與收益率的計算;普通股的價格與收益率的計算。
4. 融資決策
一般了解金融市場的概念、作用及分類。掌握長期融資,包括普通股融資、優先股融資、債券融資和長期租賃融資。
5. 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
一般了解影響資金成本的主要因素。掌握資本成本的概念、各類資本成本及的綜合資本成本計算;經營杠桿、財務杠桿的概念與計算與分析;最優資本結構分析。
6. 項目投資決策
一般了解不確定分析方法:個案分析、敏感性分析、計算機模擬、決策樹、盈虧平衡分析等。重點掌握現金流量的概念與計算;投資決策方法:投資報酬率法;投資回收期法;凈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內部收益率法。
7. 營運資金管理
一般了解流動負債管理。掌握現金管理;應收帳款管理;存貨管理。
8. 利潤分配
了解利潤分配的程序。掌握股利政策的理論:股利不相關理論與“一鳥在手”理論;常用股利策略;影響現金股息的主要因素;非現金股息:包括股票股利、股票回購及股票分割、股票反向分割等。
原文標題:關于公布我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大綱的通知
原文鏈接:http://graduate.hrbust.edu.cn/info/1243/3641.htm
以上就是“2021考研復試大綱: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的相關內容,更多考研信息,請持續關注。
技術經濟學
參考書目:
《工業技術經濟學》付家驥 清華大學出版社
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中國計劃出版社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測試考生掌握技術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經濟效果評價的能力。考生應掌握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建立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的思維方式。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內容比例:
現金流量構成與資金等值計算 約20分
經濟效果評價指標與方法 約30分
多方案間的關系類型 約20分
不確定分析 約10分
項目可行性研究 約10分
設備更新的技術經濟分析 約10分
題型比例:
1.概念、單項選擇題 約10分
2.簡答題 約20分
3.綜合計算分析題 約7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技術經濟學的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和發展史,學習該學科的基本概念
考試內容 學科性質、研究對象、發展史、基本概念。
考試要求
1.掌握術經濟學的學科性質
2.掌握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3.了解技術經濟學的發展史
4.掌握該學科的基本概念
(二)現金流量構成和資金等值計算
考試內容 現金流量構成和資金等值計算。
考試要求
1. 掌握經濟效果的概念、表達形式和提高其的途徑
2. 掌握現金流量及其構成,會用圖和表描述項目系統
3. 掌握資金的時間價值
4. 掌握資金等值計算公式
(三)經濟效果評價指標與方法
考試內容 經濟效果評價指標計算與使用
考試要求
1. 掌握時間型經濟評價指標
2. 掌握價值型經濟評價指標
3. 掌握效率型經濟評價指標
(四)備選項目多方案間的關系類型
考試內容 計算各種方案,如互斥方案的選擇、獨立方案的選擇、混合方案的選擇
考試要求
1. 掌握互斥方案的選擇
2. 掌握獨立方案的選擇
3. 掌握混合方案的選擇
(五)不確定分析
考試內容 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考試要求
1. 掌握盈虧平衡分析的計算和使用
2. 掌握敏感性分析的計算和使用
3. 掌握概率分析的計算和使用
(六)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考試內容 可行性研究的涵義及主要內容、投資項目的財務分析(財務評價)項目財務評價的概念、目的、內容、程序以及財務評價的內容、基本財務報表與評價指標的對應關系
考試要求 掌握可行性研究主要內容
(七)設備更新的技術經濟分析
考試內容 設備更新的技術經濟分析的方法
考試要求
1. 掌握設備的磨損類型及其補償形式
2. 掌握設備大修理及其技術經濟分析
3. 設備更新及其技術經濟分析
應用經濟學
參考書目:
《應用經濟學》蘇東水 東方出版中心 2005
《經濟學原理》曼昆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
《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 范里安 格致出版社 2015
《宏觀經濟學》多恩布什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1
《運籌學基礎及應用》胡運權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五版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主要考察考生對應用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況,應用經濟理論分析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備較好的綜合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內容比例:
應用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約40分
現代金融理論與政策 約60分
題型比例:
1.選擇題或判斷題(約30分);
2.問答題與分析論述題(約60分);
3.計算分析題(約1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應用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考試內容應用經濟學的概念、研究對象、理論體系、研究方法、應用經濟學的主體構成、價格理論、彈性理論、效用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產品市場的最優產量決策、要素市場定價、、、產權的形式(劃分的標準及特點)、市場有效性的條件、政府的作用、國民收入的核算與收入決定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增長與經濟周期理論。
考試要求
以上內容熟練掌握
(二)現代金融理論與政策
考試內容
金融欺詐、、公開市場業務、利率市場化、金融市場形成的標志、投機與投資的區別、投機與賭博的區別、金融市場的廣度與深度、金融監管、金融監管的目的、金融監管的方式、金融監管的對象與內容、黑錢、黑錢的需求與來源、洗錢、金融生態環境、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流動性偏好、金融的脆弱性、由50人成立的美國調查委員會形成的美國金融危機調查報告的結論。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
參考書目:
1.《中級財務會計》 劉永澤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6
2.《成本會計》 丁元霖 立信會計出版社 2012
3.《管理會計》 陳昌龍 立信會計出版社 2016
4.《財務管理學》 荊新 王化成 劉俊彥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 第六版;《財務管理學學習指導書》荊新 王化成 劉俊彥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 第六版。
5.《審計》 劉明輝 史德剛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7 第六版;《審計習題與案例》 傅勝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7 第六版。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測試考生掌握企業財務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基本方法;掌握成本計算程序、方法和賬務處理以及成本分析與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財務分析、投融資、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和營運資金管理的方法以及股利分配的理論與政策;掌握本量利分析和企業預算編制的基本方法,企業責任會計的基本概念和責任考核的基本方法;掌握審計的基本概念、審計原理、程序和方法。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內容比例:
財務會計 約30%
財務管理 約30%
成本與管理會計 約20%
審計 約20%
題型比例:
1.單項選擇題 約20分
2.多項選擇題 約20分
3.賬務處理題 約20分
4.計算分析題 約40分
第一部分 財務會計
(一)總論
考試內容:
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財務報告的組成。
考試要求:
1.了解財務報告的目標;
2.了解財務報告的組成;
3.掌握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基礎;
4.掌握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和會計要素。
(二)金融資產
考試內容:
金融資產的含義與內容;金融資產的分類;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的會計處理;金融資產減值及其處置的會計處理。
考試要求:
1.了解金融資產的含義與內容;
2.了解金融資產的分類;
3.了解金融資產減值及其處置的會計處理;
4.掌握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的會計處理。
(三)存貨
考試內容:
存貨的概念及其特征;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存貨按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計價的會計處理;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方法及存貨減值的會計處理。
考試要求:
1.了解存貨的概念及其特征;
2.了解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方法及存貨減值的會計處理;
3.掌握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4.掌握存貨按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計價的會計處理。
(四)固定資產
考試內容:
固定資產的概念與分類;不同方式下取得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折舊方法及會計處理;固定資產處置及固定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考試要求:
1.了解固定資產的概念與分類;
2.掌握不同方式下取得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3.掌握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折舊方法及會計處理;
4.掌握固定資產處置及固定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
(五)無形資產
考試內容:
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自行研究開發支出的確認與計量;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無形資產的處置和報廢。
考試要求:
1.了解無形資產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2.掌握自行研究開發支出的確認與計量;
3.掌握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
4.掌握無形資產的處置和報廢。
(六)負債
考試內容:
負債的含義、特征和分類;流動負債的帳務處理;長期負債的內容。
考試要求:
1.了解負債的含義、特征和分類;
2.掌握流動負債的帳務處理;
3.了解長期負債的內容。
(七)所有者權益
考試內容:
所有者權益的含義及構成;投入資本的主要法律規定;資本公積、留存收益的構成內容及會計處理。
考試要求:
1.了解所有者權益的含義及構成;
2.了解投入資本的主要法律規定;
3.掌握資本公積、留存收益的構成內容及會計處理。
(八)收入、費用和利潤
考試內容:
收入的概念和分類;各種特定銷售方式下收入的確認與計量;銷售商品收入的銷售折扣、折讓及退回的會計處理;費用的概念和分類;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的計算;利潤分配的會計處理。
考試要求:
1.了解收入的概念和分類;
2.掌握各種特定銷售方式下收入的確認與計量;掌握銷售商品收入的銷售折扣、折讓及退回的會計處理;
3.了解費用的概念和分類;
4.掌握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的計算;
5.掌握利潤分配的會計處理。
(九)財務報告
考試內容:
財務報表的種類、編制的基本要求、各種財務報表的作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含義、列報及其編制。
考試要求:
1.了解財務報表的種類、編制的基本要求,各種財務報表的作用;
2.掌握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的含義、列報及其編制。
第二部分 財務管理
(一)總論
考試內容: 財務管理、企業財務活動、企業財務關系的概念;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環境。
考試要求:
1.理解財務管理的概念;
2.掌握財務管理目標的主要觀點;
3.了解財務管理的環境。
(二)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
考試內容: 貨幣時間價值的概念;復利終值與現值、年金終值與現值的計算;風險與報酬的計算及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考試要求:
1.掌握貨幣時間價值的概念、復利終值與現值、年金終值與現值的計算方法;
2.掌握風險與報酬的概念、計算及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三)財務分析
考試內容: 財務分析的主要內容和方法;財務比率的計算;上市公司財務分析。
考試要求:
1.理解不同的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財務分析的不同目的;
2.掌握財務分析的內容和方法;
3.掌握各種財務比率的計算方法;
4.了解財務分析的比較分析法;
5.了解杜邦分析法。
(四)長期籌資管理
考試內容: 長期籌資的概念、動機、原則、渠道和類型;普通股的概念、特點、普通股發行的條件、股票上市的條件;長期借款的種類、銀行借款的信用條件,長期借款籌資的優缺點;債券發行價格的決定因素、債券發行價格的計算、債券籌資的優缺點;融資租賃的概念、種類,融資租賃租金的決定因素、融資租賃租金的測算,融資租賃籌資的優缺點。
考試要求:
1.理解長期籌資的概念、動機、原則、渠道和類型;
2.掌握普通股的特點、普通股發行的條件、股票上市的條件、股票上市的決策,理解普通股籌資的優缺點;
3.掌握長期借款的種類、銀行借款的信用條件,理解長期借款籌資的優缺點;
4.掌握債券的種類、債券發行價格、債券的信用等級,理解債券籌資的優缺點;
5.掌握融資租賃的種類、融資租賃租金的測算方法,理解融資租賃籌資的優缺點。
(五)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
考試內容: 資本結構的概念;資本成本的計算;財務杠桿、經營杠桿和總杠桿系數的計算。
考試要求:
1.理解資本結構的概念、資本結構的意義;
2.了解資本結構的主要理論觀點;
3.掌握個別資本成本率和綜合資本成本率的測算方法;
4.掌握財務杠桿、經營杠桿和總杠桿系數的測算方法。
(六)投資管理
考試內容: 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構成與計算;各種投資決策指標的計算;項目投資決策方法。
考試要求:
1.了解投資活動對于企業的意義;
2.了解企業投資的分類、投資管理的原則;
3.掌握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構成與計算方法;
4.掌握各種投資決策指標的計算方法和決策規則;
5.掌握項目投資決策方法。
(七)營運資金管理
考試內容: 營運資金的概念;應收賬款管理目標、信用政策;最佳現金持有量的計算;存貨經濟訂貨量計算;短期借款的種類,短期借款資本成本計算;商業信用資本成本計算。
考試要求:
1.熟悉營運資金的概念,現金持有的動機,掌握現金預算和最佳現金持有量的基本決策方法;
2.了解應收賬款的功能,掌握應收賬款成本及管理目標,掌握信用政策和管理方法;
3.了解存貨的成本,掌握經濟訂貨量的確定方法;
4.熟悉商業信用的概念、資本成本的計算;了解商業信用的控制方法;
5.熟悉應付費用的概念與籌資額的計算;
6.掌握短期借款資本成本計算。
(八)股利分配
考試內容: 股利種類及股利的發放程序;股利政策的內容、股利政策的評價指標;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股利政策的類型。
考試要求:
1.掌握股利種類及股利的發放程序;
2.理解股利政策的內容、股利政策的評價指標;
3.掌握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以及股利政策的類型。
第三部分 成本與管理會計
(一)總論
考試內容: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系;成本的概念;費用的分類。
考試要求:
1.了解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與聯系;
2.了解成本的概念;
3.掌握費用的分類。
(二)產品成本核算方法
考試內容:
材料費用、動力費用、工資費用的分配和賬務處理;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制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生產損失的核算;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考試要求:
1.掌握材料費用、動力費用、工資費用的分配和賬務處理;
2.掌握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3.掌握制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
4.掌握生產損失的核算;
5.了解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
6.掌握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
7.掌握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三)成本分析與成本管理
考試內容:
成本分類;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利潤編制。
考試要求:
1.掌握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特點;
2.理解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下利潤編制的區別。
(四)經營決策分析
考試內容:
本量利關系式;經營決策中的成本概念;生產決策案列分析。
考試要求:
1.掌握本量利分析的計算;
2.理解機會成本、重置成本的有關概念;
3.運用是否深加工決策、零件自制與外購決策、產品品種決策、特殊價格訂貨決策。
(五)全面預算管理
考試內容:
全面預算的分類;預算的編制方法;營業預算的編制。
考試要求:
1.掌握全面預算的類型和內容;
2.理解預算的編制方法;
3.掌握營業預算的編制。
(六)責任會計
考試內容:
責任中心的類型與責任會計的職能。
考試要求:
1.掌握責任中心的類型與考核指標;
2.理解責任會計的概念與職能。
第四部分 審 計
(一)審計與鑒證概論
考試內容:
審計的定義和分類;鑒證業務、鑒證對象與鑒證對象信息的含義;審計產生和存在的動因;鑒證業務的分類,鑒證業務與相關服務的區別;注冊會計師審計與鑒證業務產生和發展的階段;審計假設的各種理論及其不足,我國審計假設體系。
考試要求:
1.理解審計的含義,掌握審計分類;
2.理解鑒證業務、鑒證對象與鑒證對象信息的含義;
3.理解審計產生和存在的動因;
4.掌握鑒證業務的分類,掌握鑒證業務與相關服務的區別;
5.掌握注冊會計師審計與鑒證業務產生和發展的階段;
6.了解審計假設的各種理論及其不足,了解我國的審計假設體系。
(二)審計目標與審計過程
考試內容:
審計目標的含義與影響因素;現階段我國注冊會計師的總體目標;注冊會計師目標的邏輯過程;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責任及二者關系;注冊會計師總體目標、具體審計目標與管理層認定的關系;被審單位管理層認定的相關內容;審計師根據管理層認定推論得出的一般審計目標;項目審計目標;審計目標的實現過程。
考試要求:
1.了解審計目標的含義和影響因素;
2.掌握現階段我國注冊會計師的總體目標;
3.理解注冊會計師目標的邏輯過程;
4.掌握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責任及二者關系;
5.掌握注冊會計師總體目標、具體審計目標與管理層認定的關系;
6.掌握被審單位管理層認定的相關內容;
7.掌握審計師根據管理層認定推論得出的一般審計目標;
8.掌握項目審計目標;
9.掌握審計目標的實現過程。
(三)計劃審計工作
考試內容:
客戶關系與具體業務的接受與保持、評價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的情況;審計業務約定書的作用、格式和內容;審計業務的變更;總體審計策略的制定與內容;具體審計計劃的制定與更改;重要性的含義,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應考慮的因素及重要性的定量考慮與定性考慮;財務報表層次和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審計風險、重要性與審計證據之間的關系;審計風險的含義和審計風險模型。
考試要求:
1.了解客戶關系與具體業務的接受與保持、評價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的情況;
2.掌握審計業務約定書的作用、格式和內容;了解審計業務的變更;
3.掌握總體審計策略的制定與內容,掌握具體審計計劃的制定與更改;
4.理解重要性的含義;
5.掌握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應考慮的因素及重要性的定量考慮與定性考慮;
6.掌握財務報表層次和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
7.理解審計風險、重要性與審計證據之間的關系;
8.掌握審計風險的含義和審計風險模型。
(四)審計抽樣
考試內容:
審計抽樣的概念和特征;審計抽樣的種類及各種審計抽樣的特征及應用;選擇測試項目的方法及對其他選取測試項目方法的考慮;抽樣風險與非抽樣風險的概念和種類;注冊會計師自設計樣本時應考慮的因素,變量抽樣的概念;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時對審計抽樣的考慮;選取樣本的方法;樣本結果評價的程序和內容;屬性抽樣中使用的基本概念;固定樣本規模抽樣、停—走抽樣和發現抽樣方法,變量抽樣的方法。
考試要求:
1.了解審計抽樣的概念和特征;
2.了解審計抽樣的種類及各種審計抽樣的特征及應用;
3.掌握選擇測試項目的方法,了解對其他選取測試項目方法的考慮;
4.了解抽樣風險與非抽樣風險的概念和種類;
5.了解注冊會計師自設計樣本時應考慮的因素,了解變量抽樣的概念;
6.掌握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時對審計抽樣的考慮;
7.掌握選取樣本的方法,掌握樣本結果評價的程序和內容;
8.掌握屬性抽樣中使用的基本概念,掌握固定樣本規模抽樣、停—走抽樣和發現抽樣方法、變量抽樣的方法。
(五)交易循環的審計
考試內容:
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貨幣資金的審計
考試要求:
1.了解各業務循環的主要業務活動和各業務活動的相關內部控制;
2.了解銷售與收款循環可能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
3.了解銷售與收款循環以風險為起點的控制測試;
4.掌握主營業務收入、應收賬款的審計目標、及其可選擇的實質性程序;
5.掌握應付賬款的審計目標及其實質性程序的基本程序;
6.了解與貨幣資金相關的重大錯報風險;
7.掌握貨幣資金的審計目標和實質性程序的基本程序。
(六)審計報告
考試內容:
審計報告的種類;已審計財務報表以外的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錯報或者已審計財務報表中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時的處理;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不同意見審計報告的編制;審計報告的基本類型;簽發不同意見審計報告的條件要求。
考試要求:
1.了解審計報告的種類;
2.了解已審計財務報表以外的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錯報或者已審計財務報表中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時的處理;
3.掌握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
4.掌握不同意見審計報告的編制;
5.掌握審計報告的基本類型;
6.掌握簽發不同意見審計報告的條件要求。
管理學
參考書目:
《管理學》周三多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第五版
《管理學教程》戴淑芬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第四版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通過管理學科目的考試,考察考生是否了解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的歷史演變;是否理解管理環境研究的意義、內容與方法;是否掌握決策理論的發展、決策的程序和方法;是否掌握計劃的制定與組織實施的技術與方法;是否理解組織設計和人員配備工作的任務、原則與組織的層級化、部門化設計的原理和方法,是否理解領導與激勵的實質與原理,掌握激勵和有效溝通的方法;是否了解控制工作的意義和過程、有效控制的標準。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題型比例:
1.簡 答 題 約40分
2.案 例 題 約40分
3.計 算 題 約2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這部分的結構可根據學科特點自行決定,能反映出需要一般了解和理解、主要掌握的內容和知識點即可)
考試內容:
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管理環境研究;決策與計劃;組織設計與人員配備;組織變革和組織文化;領導方式、激勵和溝通;控制與控制工作。
考試要求:
1 管理活動與管理理論 了解管理的定義、屬性和職能,掌握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2 管理環境研究 了解管理環境研究的意義,掌握管理環境研究的內容和基本方法。
3決策 了解決策的原則、依據和類型,掌握決策理論的發展、決策的過程和基本方法。
4 計劃 了解計劃工作的性質和類型,掌握計劃的組織實施中常涉及的基本方法——目標管理、滾動計劃法、網絡計劃技術。
5 組織設計與人員配備 了解組織設計的任務、原則和影響因素,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內容, 掌握組織部門化和層級化的相關理論,組織結構的各種類型及其特點。
6組織變革和組織文化 了解組織變革的動因,組織文化的特征和內容,掌握組織變革的過程,組織文化的功能及塑造途徑。
7 領導方式 理解領導的本質與作用,掌握領導者權力的來源,人性假設與領導方式理論。
8 激勵和溝通 了解激勵的原理和一般形式,掌握激勵的各種理論,了解溝通的類型和渠道,掌握有效溝通的方法。
9控制 了解控制的作用和方法,掌握控制的類型、過程及有效控制的特征。
財務管理
適用專業名稱:會計學
參考書目:
《財務管理》中級會計資格考試輔導教材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財務管理考試的目的在于考察考生對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運用財務管理原理與基本分析方法進行管理決策的能力。考生應達到如下要求:
1. 熟悉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以及基本分析方法;
3. 能夠從定性與定量方面運用財務管理原理與方法分析實際投、融資決策問題。測試考生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對投資、融資、利潤分配的分析能力。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題型比例:
1.單項選擇題 約20分
2.判斷題 約10分
3.計算綜合分析題 約7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1. 財務管理概述
一般了解財務管理的程序。掌握財務管理的概念及其內容;公司財務管理目標;公司財務的金融環境和稅收環境。
2. 財務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般了解風險的概念、風險的分類及風險收益分析。掌握資金的時間價值及其計算。
3. 證券估價
掌握長期債券的價格與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優先股的價格與收益率的計算;普通股的價格與收益率的計算。
4. 融資決策
一般了解金融市場的概念、作用及分類。掌握長期融資,包括普通股融資、優先股融資、債券融資和長期租賃融資。
5. 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
一般了解影響資金成本的主要因素。掌握資本成本的概念、各類資本成本及的綜合資本成本計算;經營杠桿、財務杠桿的概念與計算與分析;最優資本結構分析。
6. 項目投資決策
一般了解不確定分析方法:個案分析、敏感性分析、計算機模擬、決策樹、盈虧平衡分析等。重點掌握現金流量的概念與計算;投資決策方法:投資報酬率法;投資回收期法;凈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內部收益率法。
7. 營運資金管理
一般了解流動負債管理。掌握現金管理;應收帳款管理;存貨管理。
8. 利潤分配
了解利潤分配的程序。掌握股利政策的理論:股利不相關理論與“一鳥在手”理論;常用股利策略;影響現金股息的主要因素;非現金股息:包括股票股利、股票回購及股票分割、股票反向分割等。
原文標題:關于公布我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大綱的通知
原文鏈接:http://graduate.hrbust.edu.cn/info/1243/3641.htm
以上就是“2021考研復試大綱: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大綱及參考書目”的相關內容,更多考研信息,請持續關注。